工業類合同參考格式(樣本三)
目 錄
前言
1)定義
2)公司名稱、法定地址
3)宗旨、經營范圍
4)注冊資本和投資
5)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
6)權利、債務和責任
7)董事會
8)經營管理機構
9)技術投資和技術轉讓
10)生產計劃、購買和銷售
11)銀行帳戶和外匯安排
12)財務、會計、審計、保險
13)稅務
14)公司職工的雇用、解雇及工資、福利
15)籌備期
16)工會
17)期限、解散和清算
18)不可抗力
19)保密
20)違約責任
21)爭議的解決和適用法律
22)合同文件和文字
23)合同有效期及修改
24)通知
附件、會計程序
序 言
××(以下簡稱甲方)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組織并建立的獨立法人。其
總部設在××××。
×××(以下簡稱乙方)其主要業務所在地設在×××××。
雙方經過友好協商同意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就下列各條
款及其附件的內容達成協議,簽訂本合同。
第一條 定義
除因特殊需要在本合同上下文中另有明確含義外,下列名詞詞語在本合同中的
定義如下:
1.1 公司是指甲乙雙方合資經營的××××公司。
1.2 專有技術(Know-How)是指×方從獲得的按技術轉讓和許可
證合同轉讓給公司的,為設計、生產、制造和銷售本公司產品,以及為改進本公司
這些產品進行技術改造所需的一切專有技術、知識、經驗和技能。它包括技術資料、
圖紙、試驗方法、試驗報告、制造工藝、設備說明書、質量控制、計算機程序與
應用、安裝與調試方法、企業管理、銷售、技術服務和×方通過其關聯公司派遣的
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與工人所掌握的各種經驗、知識和技巧。
1.3 專利(Patent)是指×方從其關聯公司得到,以×方在×國和其他國
家已獲取專利和將據技術轉讓和許可證合同轉讓給公司的發明。
1.4 合同產品是指公司按本合同附件中所列的要求而設計、生產、制造、
安裝和調試的電站鍋爐、工業鍋爐和有關產品。
1.5 工業鍋爐是指壓力小于××公斤/平方厘米,容量小于××噸/小時
的蒸汽鍋爐和不同容量等級的熱水鍋爐。
1.6 電站鍋爐是指容量大于或等于××MW,用于發電的鍋爐。
1.7 簽字日期是指合資經營雙方正式簽訂本合同的日期。
1.8 批準日期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正式批準本合同的日期。
1.9 成立日期是指在上述當局批準后,由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注冊登記,
簽發本公司營業執照的日期。
1.10 籌備期是指成立日期后,不超過×個月這一段時間。
1.11 開業日期是指籌備期結束,公司開始營業和生產的日期。
1.12 合同是指本合同及其附件。
1.13 關聯公司是指合營任何一方具有法人地位的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母公
司及合營任何一方或直接或間接母公司的子公司。
1.14 主管部門是指××。
第二條 公司名稱、法定地址
2.1 雙方同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以及其它有關
法律、法令和條例共同組成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文名稱為××××,英文名稱為×
×,法定地址是××××。
2.2 本公司的名稱和地址未經甲乙雙方一致書面同意,不得變更。本公司
改組、變更或期滿時,應分別報請對外經濟貿易部批準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變更或撤
銷注冊。
2.3 本公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人,是有限責任公司。公司的一切活動應
遵守中國有關的法律、法令、條例和規定。
2.4 當公司合營期滿、終止、解散或×方不再是公司資產擁有者時,×方
同意在公司完成量后一個銷售合同交貨后,更改公司的名稱,并使更改后的公司名
稱不再有“×××”或類似字樣。×方和公司將盡量大努力在合營期滿、終止或解
散或×方不再是資產擁有者之后六個月內,完成公司名稱的更改。
2.5 根據業務發展需要,經董事會同意,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
部批準,公司可在中國設立分公司、子公司、關聯公司、辦事處和代理機構,或其
在他國家和地區設立銷售機構。
第三條 宗旨、經營范圍
3.1 公司的宗旨是在中國設計、生產、制造和裝配電站鍋爐、工業鍋爐和
有關產品及服務,并在中國國內和國外銷售這些產品,以獲取合理的利潤。經董事
會決定,并經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公司可以從事其它適當的經營活動。
3.2 公司的經營范圍如下:
(1)設計、生產、制造和銷售各種電站鍋爐、工業鍋爐和其它有關產品;
(2)裝配、維修、保養和調試上述產品;
(3)進口有關上述產品的原材料或部件,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上述產品。
3.3 公司的生產、銷售和發展規劃如下:
(1)初期目標:
××××年前公司達到年生產××千瓦電站鍋爐和××蒸噸/時工業鍋爐的能
力。××××年前公司達到年生產能力××千瓦電站鍋爐和××蒸噸/時的能力。
產品質量應達到國際標準并有合理的盈利。公司產品以××、××千瓦電站鍋
爐為主。
(2)發展目標:
××××年以后根據市場需要,公司將把××千瓦電站鍋爐和超臨界參數××
鍋爐作為發展目標。
第四條 注冊資本和投資
4.1 公司××××年投資總額為××美元,注冊資本為××美元。甲方認
繳百分之××,為××美元,乙方認繳百分之××,為××美元。公司注冊資本由
甲乙雙方按其出資比例分×期交付。每期的應繳數額如下:
①從公司成立日期起的×個月內,甲方應以價值××美元的廠房、建筑物、機
器設備和庫存物資做為其投資;乙方應以××美元現金和價格××美元的技術做為
其投資。
②××××年,甲乙雙方各繳××美元,甲乙雙方各累計認繳股本××美元
③××××年,甲乙方雙各繳××美元并從各方在公司分享的利潤中各拿出×
×美元做投資(資本化的利潤);甲乙雙方各累計認繳股本××美元。
④××××年,甲乙雙方從各方在公司分享的利潤中各拿出××美元作為投資;
甲乙雙方各累計認繳股本××美元。
⑤××××年,甲乙雙方從各方在公司分享的利潤中各拿出××美元做為投資;
甲乙雙方累計認繳股本××美元。
對于上述4.1①、②、③等項中提到的×方現金投資,董事會有權決定接受
×方用公司所需要的先進機器設備來代替×方的現金投資。
4.2 甲乙雙方出資方式分別為:×方以廠房、建筑物、機器、設備、庫存
物資和人民幣現金作為出資。×方以先進的機器、設備、許可證技術和外匯現金作
為出資。
4.3 雙方以各自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雙方按各自在注冊
資本中的出資比例分享利潤,分擔風險和損失。
4.4 雙方(fang)向公司(si)(si)繳清每期應繳的(de)(de)股(gu)金后,由(you)公司(si)(si)聘請的(de)(de)在中(zhong)國注冊的(de)(de)會(hui)(hui)計(ji)(ji)(ji)師驗(yan)資(zi)并出(chu)具驗(yan)資(zi)報告(gao)。驗(yan)資(zi)報告(gao)的(de)(de)稽核(he)由(you)一個(ge)國際(ji)會(hui)(hui)計(ji)(ji)(ji)事(shi)務所和(he)一個(ge)中(zhong)國注冊的(de)(de)會(hui)(hui)計(ji)(ji)(ji)事(shi)務所承(cheng)擔。國際(ji)會(hui)(hui)計(ji)(ji)(ji)事(shi)務所承(cheng)擔的(de)(de)上(shang)述稽核(he)費(fei)(fei)用由(you)×方(fang)負(fu)(fu)擔,中(zhong)國注冊的(de)(de)會(hui)(hui)計(ji)(ji)(ji)事(shi)務所承(cheng)擔的(de)(de)稽核(he)費(fei)(fei)用由(you)×方(fang)負(fu)(fu)擔。根(gen)據驗(yan)資(zi)結(jie)果,公司(si)(si)將分別向雙方(fang)頒發出(chu)資(zi)證(zheng)明書(shu),出(chu)資(zi)證(zheng)明書(shu)應包括下列各項:
(1)公司名稱;
(2)公司成立年、月、日;
(3)出資者的名稱及其出資金額,包括投資內容附件中雙方同意的對實物出資的作價;
(4)出資年、月、日;
(5)出資證明書簽(qian)發年、月(yue)、日。
4.5 出資證明(ming)書由董(dong)事(shi)長和(he)副(fu)董(dong)事(shi)長聯名簽發。
4.6 由(you)于(yu)特(te)殊情況,×方(fang)需要把其在公(gong)司注冊(ce)資本(ben)中所占份額的(de)一部分或(huo)全部出售(shou)或(huo)者轉讓給×方(fang)的(de)一家關(guan)聯公(gong)司時,如果符合(he)下列(lie)條件,×方(fang)將給出示書面的(de)認可(ke),①該關(guan)聯公(gong)司必須能象×方(fang)一樣,有效地履(lv)(lv)行本(ben)合(he)同(tong)規定的(de)所有義(yi)務;②該關(guan)聯公(gong)司同(tong)×方(fang)一樣從×××獲得同(tong)樣條件的(de)擔保(bao),擔保(bao)該關(guan)聯公(gong)司履(lv)(lv)行本(ben)合(he)同(tong)的(de)義(yi)務;③這種出售(shou)或(huo)轉讓要呈報(bao)中華(hua)人民共和(he)國對外經濟貿易(yi)部審查和(he)批準。
除上述情況外合營的任何一方欲轉讓、出售或以其他方式處置其在公司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全部或一部分,均須事先征得合營他方的同意,合營任何一方在取得他方同意以后需按下列規定進行其在公司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轉讓、出售或處置:
(1)當(dang)任(ren)何一方(fang)(fang)(fang)(以(yi)(yi)下簡稱“處(chu)置方(fang)(fang)(fang)”)希望(wang)轉讓、出售(shou)或以(yi)(yi)其(qi)他(ta)方(fang)(fang)(fang)式處(chu)置其(qi)在公司注冊(ce)資本中所占份額的的全部或一部分時,該處(chu)置方(fang)(fang)(fang)應書面通知合(he)(he)營(ying)他(ta)方(fang)(fang)(fang),并給以(yi)(yi)合(he)(he)營(ying)他(ta)方(fang)(fang)(fang)×個(ge)月(yue)的優先購(gou)買(mai)權(quan),該優先購(gou)買(mai)權(quan)的期限從(cong)合(he)(he)營(ying)他(ta)方(fang)(fang)(fang)收到(dao)該通知之(zhi)日起算。處(chu)置方(fang)(fang)(fang)向合(he)(he)營(ying)他(ta)方(fang)(fang)(fang)提(ti)出的條件應與向任(ren)何第三方(fang)(fang)(fang)受讓者或購(gou)買(mai)者提(ti)出的條件相(xiang)同。
如果合(he)營他(ta)(ta)方在(zai)×個月以內(nei)未行使其優先購買權(quan),處置方可按(an)向合(he)營他(ta)(ta)方提出的相(xiang)同條(tiao)件(jian),將(jiang)其在(zai)注冊資本中所占份(fen)額出讓給第(di)三方。
如果選擇購(gou)買(mai)處置方(fang)在注冊資本中所占份(fen)額的不止(zhi)一家,這些購(gou)置方(fang)將按其(qi)購(gou)買(mai)份(fen)額的比例分享利潤(run)和虧損。
(2)處置方(fang)應向(xiang)其(qi)他方(fang)提供處置方(fang)和第三方(fang)簽訂的(de)股分(fen)轉讓或(huo)出售協議。
(3)公司(si)的(de)經營和本合同的(de)履(lv)行將不受公司(si)注(zhu)冊資本的(de)轉讓(rang)、出(chu)售或任(ren)何其他方式處置的(de)影(ying)響。
(4)第三方(fang)受讓人和購買(mai)人向(xiang)合(he)營其他方(fang)擔保他將(jiang)完整(zheng)、忠實地履(lv)行(xing)處(chu)置方(fang)根據本(ben)合(he)同(tong)應履(lv)行(xing)的一切義(yi)務和責任。
合(he)營任何一方根據(ju)本條款的規定(ding)轉讓、出售或以其他方式(shi)處置其在本公司(si)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全部或一部分,應(ying)經公司(si)董事會同意,并(bing)報中華人民共(gong)和國對外經濟貿(mao)易(yi)部批準(zhun),得到必要的批準(zhun)以后,公司(si)將到當地工商管理局辦(ban)理變更手(shou)續(xu)。
4.7 雙方出資比例需要變更,應經(jing)董(dong)事(shi)會(hui)討論(lun)一致作出決(jue)定,并征(zheng)得合營雙方書面同(tong)意后報(bao)中華人民共和國(guo)對外經(jing)濟貿易(yi)部批準生效。
4.8 雙方(fang)(fang)在收到董事會(hui)(hui)增資決議和經雙方(fang)(fang)書面(mian)認可后,必(bi)須(xu)在董事會(hui)(hui)規(gui)定的期限內按照各自的出資比例提(ti)供再投資。
4.9 公(gong)(gong)司注冊資本(ben)在公(gong)(gong)司合(he)營期內不得減少。
4.10 公(gong)司(si)(si)開業日期起的第×年至(zhi)第×年,公(gong)司(si)(si)應對(dui)其(qi)使(shi)(shi)用(yong)的場地(di)按(an)每(mei)年每(mei)平方(fang)米人民幣×元支付(fu)使(shi)(shi)用(yong)費。公(gong)司(si)(si)使(shi)(shi)用(yong)面積(ji),經雙方(fang)同意可進行調整,以(yi)反映實際使(shi)(shi)用(yong)土(tu)地(di)的情況。在×年之后,場地(di)使(shi)(shi)用(yong)費的增或減,將(jiang)按(an)中國有關(guan)法(fa)令和規(gui)定執(zhi)行,公(gong)司(si)(si)應簽(qian)訂(ding)一項包含本條款的土(tu)地(di)使(shi)(shi)用(yong)合同。
4.11 雙(shuang)(shuang)方的(de)投資按出(chu)資日(ri)(ri)期(qi)(qi)(qi)的(de)中國國家(jia)外匯(hui)(hui)管理局公(gong)布的(de)匯(hui)(hui)率(按買價和(he)賣價的(de)平均值)換算為人民幣。出(chu)資日(ri)(ri)期(qi)(qi)(qi)是指(zhi)建筑物(wu)、設備(bei)、庫存物(wu)資和(he)儀器的(de)提(ti)交日(ri)(ri)期(qi)(qi)(qi),也就是公(gong)司(si)收(shou)到這些資產(chan)的(de)日(ri)(ri)期(qi)(qi)(qi),第一(yi)次(ci)技術出(chu)資日(ri)(ri)期(qi)(qi)(qi)是公(gong)司(si)收(shou)到第一(yi)張收(shou)據日(ri)(ri)期(qi)(qi)(qi)。雙(shuang)(shuang)方股(gu)本不(bu)應(ying)因匯(hui)(hui)率浮動而變(bian)化(hua)。由匯(hui)(hui)率浮動而造成的(de)損失和(he)收(shou)益,其損益部分應(ying)記(ji)入(ru)公(gong)司(si)帳(zhang)簿內,因而不(bu)影響4.1條所規(gui)定(ding)的(de)甲(jia)乙雙(shuang)(shuang)方的(de)股(gu)權(quan)百(bai)分比。
第五條 利潤分配和虧損分擔
5.1 公司(si)年凈利(li)潤為(wei)公司(si)毛利(li)潤按中(zhong)華人民共和國稅法(fa)規(gui)定繳(jiao)納企業所得(de)稅后(hou)的利(li)潤。
5.2 合資(zi)經營(ying)期間,公(gong)司(si)每年營(ying)業(ye)的(de)(de)凈(jing)利(li)潤,扣除(chu)董事會決定的(de)(de)儲備(bei)(bei)基金(jin)、職工獎勵(li)及(ji)福利(li)基金(jin)、企業(ye)發展基金(jin)后的(de)(de)余(yu)額作為可分(fen)配利(li)潤,按雙方出資(zi)比(bi)例(li)進(jin)行分(fen)配。儲備(bei)(bei)基金(jin)、職工獎勵(li)及(ji)福利(li)基金(jin)、企業(ye)發展基金(jin)應超(chao)過凈(jing)利(li)潤的(de)(de)××%。
5.3 當(dang)董事會(hui)決定分配(pei)利潤時(shi),應在每一會(hui)計(ji)年(nian)度的(de)(de)頭×個月內,分配(pei)上一會(hui)計(ji)年(nian)度的(de)(de)利潤(如果有的(de)(de)話)。
5.4 任(ren)一(yi)會計年(nian)度如有虧損,可將此虧損并(bing)入(ru)下一(yi)會計年(nian)度,并(bing)由(you)下一(yi)會計年(nian)度利(li)潤彌補(bu)(bu),在虧損未完(wan)全得(de)(de)到彌補(bu)(bu)前(qian),雙方均不得(de)(de)分配利(li)潤。
5.5 如果任何時候的累計(ji)虧損超過或等于公(gong)司注冊資本的×分之×,董事會(hui)將召開特(te)別會(hui)議討(tao)論決定(ding)公(gong)司的前途。
第六條 權利、債務和(he)責任
6.1 雙方有權按其(qi)在(zai)公司注冊資本中的(de)比例分享公司的(de)利潤。
6.2 任何一方對(dui)公司的責任均以其對(dui)公司注冊資本出資額為限(xian)。
6.3 在(zai)公司(si)開業日(ri)期以前,為(wei)使公司(si)充分地(di)并適當地(di)進(jin)行(xing)經營(ying)活動,在(zai)必要時(shi)×方(fang)將(jiang)隨時(shi)在(zai)財政計劃、外籍人員雇傭(yong)、專(zhuan)(zhuan)有(you)技(ji)術、專(zhuan)(zhuan)長、管理(li)(li)、項目管理(li)(li)、監(jian)督和(he)(he)控制(zhi)等(deng)方(fang)面對(dui)公司(si)給予支持(chi);×方(fang)將(jiang)按照技(ji)術轉讓(rang)和(he)(he)許可(ke)證合同向(xiang)(xiang)公司(si)轉讓(rang)適用的(de)(de)先進(jin)技(ji)術,以使公司(si)生產的(de)(de)鍋爐能達(da)到×方(fang)的(de)(de)水平;在(zai)本合同期間(jian)×方(fang)將(jiang)協助公司(si)派遣(qian)的(de)(de)培訓人員和(he)(he)共同工作的(de)(de)其他人員在(zai)×國(guo)辦(ban)理(li)(li)入境簽證、工作許可(ke)、旅行(xing)和(he)(he)食宿(su)安(an)排手續;協助公司(si)按照×國(guo)出(chu)口管理(li)(li)法律和(he)(he)條例在(zai)×國(guo)為(wei)公司(si)購(gou)買設備和(he)(he)外購(gou)件(jian)辦(ban)理(li)(li)所需手續。除非有(you)其它特別的(de)(de)同意(yi),或(huo)在(zai)任何附件(jian)中有(you)其它規定(ding),這些支持(chi)性服務將(jiang)不向(xiang)(xiang)公司(si)收取費用。
6.4 本合(he)(he)同(tong)期間,×方(fang)的支持將包(bao)括:辦理對(dui)外經濟貿易部批(pi)準公(gong)司(si)成立的申請(包(bao)括合(he)(he)資企(qi)業合(he)(he)同(tong)和章(zhang)程的批(pi)準);向(xiang)有(you)關(guan)(guan)(guan)的政府(fu)機構辦理公(gong)司(si)的登記手(shou)續和領取(qu)營業執照(zhao);按照(zhao)中國(guo)(guo)法(fa)律協(xie)助(zhu)(zhu)申請對(dui)公(gong)司(si)或雙方(fang)所有(you)可(ke)能(neng)的減征(zheng)(zheng)或免(mian)征(zheng)(zheng)稅(shui)款(包(bao)括進出口關(guan)(guan)(guan)稅(shui),工(gong)商統一稅(shui)的減征(zheng)(zheng)或免(mian)征(zheng)(zheng));協(xie)助(zhu)(zhu)向(xiang)有(you)關(guan)(guan)(guan)的政府(fu)機構申請外匯以支付11.4款所列項目,協(xie)助(zhu)(zhu)申請得(de)到(dao)土地(di)使用(yong)權,進口設(she)備的報(bao)關(guan)(guan)(guan),招聘中國(guo)(guo)當地(di)經營和管理人(ren)員(yuan)、工(gong)人(ren)和其他需(xu)要的人(ren)員(yuan),協(xie)助(zhu)(zhu)外籍職員(yuan)得(de)到(dao)入(ru)境簽證、工(gong)作(zuo)許可(ke)和旅行安(an)排,協(xie)助(zhu)(zhu)尋找合(he)(he)適(shi)的國(guo)(guo)內材(cai)料和國(guo)(guo)內用(yong)戶。除非有(you)特別的同(tong)意或合(he)(he)同(tong)另有(you)規定或在任何附件中有(you)其它(ta)規定,這(zhe)些支持性服務將不向(xiang)公(gong)司(si)收取(qu)費用(yong)。
6.5 在(zai)從事(shi)公(gong)(gong)司(si)的(de)(de)一切經營(ying)(ying)活(huo)動時,雙(shuang)方(fang)都(dou)不(bu)能違反中(zhong)華人民共和(he)國(guo)公(gong)(gong)布(bu)的(de)(de)任何法(fa)律(lv)和(he)法(fa)規,也不(bu)能違反雙(shuang)方(fang)從事(shi)公(gong)(gong)司(si)經營(ying)(ying)活(huo)動所(suo)(suo)在(zai)地的(de)(de)法(fa)律(lv)。在(zai)執(zhi)行本合同時,合營(ying)(ying)的(de)(de)任何一方(fang)都(dou)要保證不(bu)違反任一方(fang)所(suo)(suo)在(zai)地或任一方(fang)關(guan)聯(lian)公(gong)(gong)司(si)所(suo)(suo)在(zai)地公(gong)(gong)布(bu)的(de)(de)法(fa)律(lv)和(he)法(fa)規。
第(di)七(qi)條(tiao) 董(dong)事會
7.1 董(dong)(dong)(dong)事會由×人組成,甲方×人,乙方×人,董(dong)(dong)(dong)事長由×方指定(ding)(ding),副董(dong)(dong)(dong)事長由×方指定(ding)(ding)。各方應以(yi)書面通(tong)知任免其委派(pai)的董(dong)(dong)(dong)事(包括董(dong)(dong)(dong)事長和(he)副董(dong)(dong)(dong)事長)。董(dong)(dong)(dong)事任期為(wei)×年,經委派(pai)方繼續(xu)委派(pai)可以(yi)連任。
7.2 董事會為公(gong)司的(de)最高權力機構(gou),董事會將根據平(ping)等互(hu)利的(de)原(yuan)則(ze),在(zai)友好協商的(de)基礎上討論、處理(li)和決(jue)定(ding)公(gong)司的(de)重大問題。
7.3 董事會職權(quan)如(ru)下:
(1)修訂公司章程;
(2)延長公司期限,終止或解散公司;
(3)決定年度生產計劃、銷售計劃和發展計劃。
(4)批準年度財務預算、決算,以及年度會計財務報表;
(5)決定流動資金的最高限額和在此限額以上的借貸;
(6)決定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7)任免總經理、副總經理、總會講師、審計師和其它高級管理人員,并決定其職權和待遇等;
(8)設立或撤銷分公司,子公司,關聯公司、辦事處(包括注冊辦事處)和代理機構,并決定其設立地點;
(9)批準總經理的年度報告;
(10)通過公司的勞動合同及各項重要規章制度;
(11)討論本公司注冊資本的增加、出資比例的調整和注冊資本轉讓等問題,并向甲乙雙方提出適當的建議;
(12)按《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制訂公司職工的工資標準、工資形式、獎勵和津貼等制度;
(13)決定公司的經營方針,批準經營計劃;
(14)決定本合同第五條第二款中所規定的公司的三項基金的提取比例;
(15)討論有關提前終止合同的提議。終止或期滿時,負責清理結算工作;
(16)聘請中國注冊的審計師;
(17)更改公司名稱;
(18)建議增、減董事人數;
(19)建議增加、變更或取消公司內一方當事人在權益轉讓上的限制;
(20)審批以購買、租賃或其它形式獲取董事會認為的對公司營業活動有必要或合適的不動產和私人財產
(21)審批銷售、出租、交換或轉讓全部或部分公司財產或其它資產;
(22)審批和其它公司或法律實體的合并或解散;
(23)制定公司有關投標、準備投標和提交投標的政策,采購、服務、保險以及其它必要的政策;
(24)有權對公司或代表公司出具擔保;
(25)有權取得對公司財產的抵押、抵押品、抵押權、留置權或任何性質的對低押財產的索賠權;
(26)審批開立帳戶,撤銷帳戶;
(27)審批借貸資金。
7.4 董(dong)事(shi)會(hui)會(hui)議(yi)
(1)董事(shi)(shi)會(hui)每年至少召開(kai)一次,由董事(shi)(shi)長(chang)負(fu)責召集并主持(chi)。如果董事(shi)(shi)長(chang)不能(neng)參加,由副(fu)董事(shi)(shi)長(chang)負(fu)責召集,如果董事(shi)(shi)長(chang)和副(fu)董事(shi)(shi)長(chang)都(dou)不能(neng)參加會(hui)議,將(jiang)由董事(shi)(shi)長(chang)授權(quan)一名董事(shi)(shi)召開(kai)并主持(chi)會(hui)議。
(2)董(dong)事會會議(yi)應有全體董(dong)事的法定多(duo)數出(chu)(chu)(chu)席或(huo)代表(biao)(biao)出(chu)(chu)(chu)席方能舉行。董(dong)事不能出(chu)(chu)(chu)席,應出(chu)(chu)(chu)具委(wei)托(tuo)書(shu)委(wei)托(tuo)他人代表(biao)(biao)出(chu)(chu)(chu)席和表(biao)(biao)決(jue)。
(3)董事(shi)(shi)會(hui)會(hui)議一般(ban)應在公司所在地(di)召(zhao)開(kai),董事(shi)(shi)會(hui)也可以決定(ding)在其它(ta)地(di)點(dian)召(zhao)開(kai)。
(4)董(dong)事會(hui)(hui)會(hui)(hui)議(yi)包括臨時會(hui)(hui)議(yi),至少在會(hui)(hui)議(yi)××天前以書信、電報(bao)或電傳通知各董(dong)事。董(dong)事的代表(biao)可以每(mei)年指(zhi)(zhi)定(ding)一次或每(mei)次會(hui)(hui)議(yi)前指(zhi)(zhi)定(ding),作為(wei)合法代表(biao)出席任何(he)會(hui)(hui)議(yi)。
(5)董事(shi)會的(de)決(jue)定(ding)(ding)應根據平(ping)等(deng)互(hu)利的(de)原(yuan)則通過友好協商作出。每(mei)位董事(shi)(包括(kuo)董事(shi)長(chang)和副董事(shi)長(chang))只有一票表(biao)決(jue)權。除7.3(1)、(2)、(11)、(15)、(19)和(22)等(deng)項需出席或委托的(de)全(quan)體董事(shi)一致同(tong)(tong)意才(cai)能決(jue)定(ding)(ding)的(de)事(shi)宜外,董事(shi)會會議(yi)(yi)的(de)任何決(jue)議(yi)(yi)須經法定(ding)(ding)人數的(de)至少百分之××同(tong)(tong)意。
(6)董(dong)事(shi)會(hui)會(hui)議應用中英文(wen)(wen)(wen)兩(liang)種(zhong)文(wen)(wen)(wen)字作記錄,會(hui)后(hou)將記錄整(zheng)理成書(shu)面(mian)文(wen)(wen)(wen)件(jian)(jian)分發各董(dong)事(shi)。各董(dong)事(shi)應在收到書(shu)面(mian)文(wen)(wen)(wen)件(jian)(jian)30天內提出修改或補(bu)充意見,否則此書(shu)面(mian)文(wen)(wen)(wen)件(jian)(jian)將被(bei)視為(wei)董(dong)事(shi)會(hui)會(hui)議的(de)正式文(wen)(wen)(wen)件(jian)(jian)。董(dong)事(shi)會(hui)會(hui)議的(de)通知應按本(ben)合同第二十四條規定的(de)文(wen)(wen)(wen)本(ben)送交各位董(dong)事(shi)。
(7)董事會的一切會議文件(jian)將保(bao)存(cun)在公司總部。
(8)公司須(xu)償(chang)付或者(zhe)承擔(dan)董事參加董事會議所需的(de)合理的(de)全部路(lu)費(fei)以及(ji)生(sheng)活費(fei)用,居住在會址的(de)董事除外。
(9)會(hui)議通(tong)知(zhi)須(xu)附有一價董(dong)事(shi)(shi)長(chang)提(ti)出的(de)議事(shi)(shi)日程。任何一位董(dong)事(shi)(shi)所(suo)(suo)提(ti)出的(de)日程項(xiang)目(mu)應(ying)在(zai)會(hui)議日期的(de)前十天通(tong)知(zhi)所(suo)(suo)有其他董(dong)事(shi)(shi)。
(10)如果全體董事在會(hui)(hui)議(yi)(yi)前或會(hui)(hui)議(yi)(yi)后簽署“免予通知(zhi)書(shu)”則召開(kai)董事會(hui)(hui)會(hui)(hui)議(yi)(yi),可以免予通知(zhi)。該“免予通知(zhi)書(shu)”應歸入會(hui)(hui)議(yi)(yi)記錄檔(dang)案內。
第八條 經(jing)營管理機(ji)構
8.1 公司實行(xing)董事會領導下的(de)總(zong)經(jing)理(li)負責制(zhi)。公司設(she)總(zong)經(jing)理(li)一人,副總(zong)經(jing)理(li)一人,由董事會任命。
8.2 總(zong)經(jing)理和副總(zong)經(jing)理職權為:
(1)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按照董事(shi)會的(de)各項(xiang)決(jue)定,負責公司日常經(jing)(jing)(jing)營(ying)和(he)管理(li)(li)(li)的(de)全面工(gong)作(zuo)。副(fu)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協助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工(gong)作(zuo)。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在董事(shi)會授權范圍內對外代表公司。在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缺席或不能(neng)工(gong)作(zuo)時,由副(fu)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行使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的(de)職責和(he)權力,公司重要決(jue)定(如7.3所列)要由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和(he)副(fu)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li)(li)共同簽署;
(2)總(zong)經理、副總(zong)經理可列席董事(shi)(shi)會(hui)會(hui)議,并(bing)與董事(shi)(shi)一樣(yang)有(you)權(quan)收到會(hui)議通知和有(you)關(guan)資料(有(you)關(guan)他們本身的任免(mian)和工(gong)作(zuo)表現(xian)的材料除外)。除同時兼任公司董事(shi)(shi)外,總(zong)經理和副總(zong)經理在董事(shi)(shi)會(hui)上沒有(you)表決權(quan);
(3)總經理應在每年十月底前將下一年度的生產計劃、銷售計劃和財務預算提交董事會審議批準;
總經理應在每年二月底前向董事會提交(jiao)上年度工作報告(gao)和財(cai)務決算,并(bing)為董事會檢查、審核公司的會計帳目提供方便(bian)。
8.3 公司初期的經(jing)營管理(li)和組織機(ji)構詳見附件(略)。經(jing)營管理(li)和組織機(ji)構的改變應作為公司的重(zhong)大問(wen)題,由總經(jing)理(li)提出,報董事會核準。
8.4 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副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任期×年。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副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不得(de)兼任其它經(jing)(jing)(jing)濟(ji)組織的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副總(zong)經(jing)(jing)(jing)理(li),也不得(de)同與(yu)本公司競爭的其它經(jing)(jing)(jing)濟(ji)組織有任何關系。
8.5 總經理(li)、副總經理(li)如發現有營私舞(wu)弊、貪污等行為或嚴重失職時(shi),經董(dong)事(shi)會決議可隨時(shi)撤換。
第九條(tiao) 技術(shu)投資和技術(shu)轉讓
9.1 ×方作為出資(zi)的技(ji)術和(he)設備需符合《中華人(ren)(ren)民共和(he)國中外(wai)合資(zi)經營企業(ye)(ye)法》和(he)《中華人(ren)(ren)民共和(he)國中外(wai)合資(zi)經營企業(ye)(ye)法實施(shi)條(tiao)例》的有關規定(ding)。
9.2 ×方將從公(gong)司成立起開始向公(gong)司提供必要的技術(shu)(shu)資料、技術(shu)(shu)規(gui)范、圖紙,設計及其它詳細資料,詳見技術(shu)(shu)轉(zhuan)讓和許可證合同附(fu)件(jian)4。
9.3 ×方將根據技術轉(zhuan)讓和許可證(zheng)合(he)同及培(pei)訓(xun)計劃提供人員培(pei)訓(xun)。
9.4 ×方將擔(dan)保它(ta)所(suo)提(ti)供的(de)技術(shu)按照技術(shu)轉讓和許可證合(he)同規定應是商業上應用的(de),適(shi)合(he)公司生產和經營需(xu)要的(de)最新技術(shu)。
9.5 公司將就(jiu)×方作為出(chu)資的(de)技術簽訂(ding)一項(xiang)技術轉讓和許(xu)可證合同,見附件(略)。
9.6 雙方同意公司建立計算機終端站,并和×方的關聯公司××公司的計算機聯機。
第十條 生(sheng)產(chan)計劃、購買(mai)和銷(xiao)售(shou)
10.1 公司應(ying)自成立(li)日(ri)期起,立(li)即按照被批準(zhun)的(de)可行性(xing)研究報告中(zhong)制(zhi)訂的(de)工(gong)廠(chang)(chang)改(gai)造方案實施工(gong)廠(chang)(chang)的(de)技(ji)術改(gai)造(工(gong)廠(chang)(chang)指×方作為出資的(de)合營部分(fen))并(bing)從成立(li)日(ri)期起的(de)第×年生產××MW電站(zhan)鍋(guo)爐,而后生產××MW電站(zhan)鍋(guo)爐。
10.2 公司的(de)生(sheng)產計劃接受政府主管部門的(de)指導。
10.3 公(gong)(gong)司的(de)生產計劃由董(dong)事會(hui)批準執行,報公(gong)(gong)司主(zhu)管部門(men)備案。
10.4 如果(guo)中國國內(nei)有(you)符合技(ji)術要求的原材(cai)(cai)(cai)料(liao)(liao)(liao)、燃料(liao)(liao)(liao)、配套件、工具等(以下(xia)簡稱材(cai)(cai)(cai)料(liao)(liao)(liao)),公(gong)(gong)(gong)司(si)將優(you)先在(zai)中國國內(nei)按市場價(jia)格(ge)(ge)用(yong)(yong)人民幣購(gou)(gou)買這些材(cai)(cai)(cai)料(liao)(liao)(liao),購(gou)(gou)買價(jia)格(ge)(ge)按《中外合資經(jing)營(ying)企業(ye)法實施條例(li)》第(di)六十五(wu)條規定(ding),應相當于中國國營(ying)公(gong)(gong)(gong)司(si)購(gou)(gou)買同(tong)樣材(cai)(cai)(cai)料(liao)(liao)(liao)的價(jia)格(ge)(ge)。需要進口的材(cai)(cai)(cai)料(liao)(liao)(liao),在(zai)保(bao)證(zheng)質(zhi)量、性(xing)能和(he)(he)交貨(huo)期的前提下(xia),從(cong)價(jia)格(ge)(ge)量優(you)惠的國家進口。公(gong)(gong)(gong)司(si)按××××給其它類似合營(ying)企業(ye)的內(nei)部(bu)優(you)惠價(jia)格(ge)(ge)向×方(fang)(fang)和(he)(he)×××購(gou)(gou)買材(cai)(cai)(cai)料(liao)(liao)(liao)和(he)(he)配套件。公(gong)(gong)(gong)司(si)從(cong)×方(fang)(fang)或(huo)(huo)(huo)其關(guan)聯公(gong)(gong)(gong)司(si)購(gou)(gou)買任何材(cai)(cai)(cai)料(liao)(liao)(liao)、部(bu)件及(ji)服務,應向×方(fang)(fang)(或(huo)(huo)(huo)其關(guan)聯公(gong)(gong)(gong)司(si))提供中國銀行(xing)出具的不可撤銷的美元信用(yong)(yong)證(zheng),或(huo)(huo)(huo)為×方(fang)(fang)所(suo)接受的其他外匯信用(yong)(yong)證(zheng)。
10.5 公(gong)(gong)(gong)司(si)將在中(zhong)(zhong)國(guo)(guo)國(guo)(guo)內和(he)國(guo)(guo)外(wai)(wai)銷售(shou)(shou)其(qi)產(chan)品(pin)。×方或其(qi)關聯公(gong)(gong)(gong)司(si)應按銷售(shou)(shou)代(dai)表協議作為(wei)公(gong)(gong)(gong)司(si)的(de)銷售(shou)(shou)代(dai)表在國(guo)(guo)外(wai)(wai)銷售(shou)(shou)公(gong)(gong)(gong)司(si)產(chan)品(pin),為(wei)此公(gong)(gong)(gong)司(si)將盡一切努(nu)力使產(chan)品(pin)盡早達到國(guo)(guo)際標準,從××××年起,公(gong)(gong)(gong)司(si)產(chan)品(pin)的(de)出(chu)口目標是百分之××,并(bing)在開業后(hou)第×年達到外(wai)(wai)匯平(ping)衡,公(gong)(gong)(gong)司(si)在中(zhong)(zhong)國(guo)(guo)境內如(ru)有(you)外(wai)(wai)匯收入項目(包括以產(chan)頂(ding)進項目)也可以作為(wei)實現(xian)外(wai)(wai)匯平(ping)衡的(de)措施,如(ru)果公(gong)(gong)(gong)司(si)外(wai)(wai)匯不平(ping)衡,公(gong)(gong)(gong)司(si)應按《中(zhong)(zhong)華(hua)人民共和(he)國(guo)(guo)中(zhong)(zhong)外(wai)(wai)合資(zi)經營企(qi)業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五條,向中(zhong)(zhong)國(guo)(guo)有(you)關政(zheng)府部門(men)申請協助。
10.6 公司(si)將(jiang)與×××簽訂銷售(shou)代表協議。
第十(shi)一條 銀行(xing)帳戶和外匯安(an)排
11.1 公司在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管理局發給的營業執照后,憑該營業執照中國銀行以“××××”的名義開立人民幣帳戶和外幣帳戶。
11.2 本公司的一切外匯事(shi)宜,按《中華人民(min)共和(he)國外匯管(guan)理(li)(li)暫行條例(li)》和(he)有(you)關(guan)管(guan)理(li)(li)辦法辦理(li)(li)。
11.3 公司的長期(qi)目標(biao)是(shi)保(bao)持(chi)自身外匯(hui)平衡,如公司不能保(bao)持(chi)外匯(hui)平衡,董事(shi)會將討(tao)論(lun)這個問題并(bing)按10.5條提出(chu)相(xiang)應解(jie)決辦法(fa)。
11.4 公(gong)司支付外匯的(de)順序為:
(1)外匯貸款;
(2)公司臨時和長期雇員的工資及費用;
(3)進口物資的價款及費用;
(4)工程設計及其他技術服務費用;
(5)×方應得的技術轉讓提成費;
(6)×方應分得的紅利;
(7)×方應分得的紅利;
(8)其他(ta)各項的(de)支(zhi)付;
第十二條(tiao) 財務、會(hui)計(ji)、審計(ji)、保險(xian)
12.1 公司(si)的財務會(hui)計制度按照(zhao)“中華人民(min)共和國中外合資經(jing)營企業會(hui)計制度”制定,并(bing)報當(dang)地財政部門(men)和稅務機關(guan)(guan)備案(an)。公司(si)接(jie)受稅務機關(guan)(guan)對(dui)公司(si)財務和會(hui)計工作的檢查(cha)。
12.2 公司(si)采用國際通用的權責發生制和借貸記(ji)帳法記(ji)帳。會(hui)計程序由董事會(hui)審批。
12.3 公(gong)司(si)聘請在中國注冊的(de)會計(ji)師對公(gong)司(si)的(de)年度(du)報表和全年帳(zhang)(zhang)目進(jin)行審(shen)計(ji),并出(chu)具審(shen)計(ji)報告。合營雙方都(dou)有權(quan)對公(gong)司(si)的(de)帳(zhang)(zhang)目進(jin)行審(shen)計(ji),所需費用(yong)由查(cha)帳(zhang)(zhang)方自(zi)行負(fu)擔(dan)。公(gong)司(si)應(ying)對查(cha)帳(zhang)(zhang)人員提供所需要(yao)的(de)憑(ping)證、帳(zhang)(zhang)簿和有關資(zi)料。
12.4 公(gong)司的財產、運(yun)輸和其他各項保險(xian)應向中國(guo)人民保險(xian)公(gong)司投(tou)保。
第十三(san)條 稅務
13.1 公(gong)司按中華人民共和國(guo)有關法(fa)律的規定繳納各種(zhong)稅款。
13.2 公(gong)司職工按《中華(hua)人民共和(he)國個人所得(de)稅法(fa)》繳(jiao)納個人所得(de)稅。
13.3 公(gong)(gong)司將依(yi)法(fa)向中國(guo)政(zheng)府有(you)(you)關機構(gou)申(shen)請各(ge)種(zhong)可(ke)能的(de)減(jian)稅(shui)或(huo)免(mian)稅(shui)。特別是(shi)公(gong)(gong)司可(ke)按照財政(zheng)部(bu)關于對專有(you)(you)技術使用費(fei)減(jian)征、免(mian)征所得稅(shui)的(de)暫行規定申(shen)請提成費(fei)的(de)減(jian)稅(shui)。公(gong)(gong)司有(you)(you)權優(you)先享有(you)(you)可(ke)在中華人民共和國(guo)減(jian)免(mian)的(de)那一部(bu)分稅(shui)或(huo)包含在任何稅(shui)收協定中影(ying)響×方利益的(de)那一部(bu)分稅(shui)。
第十四(si)條 公司職工的雇(gu)用、解雇(gu)及工資、福利
14.1 根據勞務合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公司職工的雇用、辭退、辭職、升級、降級和調動,由總經理同副總經理協商,總經理做決定。公司雇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由總經理向董事會提出建議,董事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進行審批。
14.2 公司(si)(si)的有效工(gong)(gong)作(zuo)所需人數由(you)(you)董(dong)事會決定(ding)。所需中(zhong)方(fang)職工(gong)(gong)由(you)(you)×方(fang)或中(zhong)國(guo)有關勞(lao)動管理部門(men)推(tui)薦,經公司(si)(si)考試擇(ze)優錄用,勞(lao)務(wu)合(he)同由(you)(you)工(gong)(gong)會代表職工(gong)(gong)與公司(si)(si)簽訂。
14.3 公司(si)高級(ji)管理人(ren)員由甲、乙(yi)各方(fang)推薦,由董(dong)事會直接任(ren)命。
14.4 公司職工工資報酬標準、外(wai)籍雇員薪(xin)金和津貼(tie)等見附件(略)。
第十五條 籌備期
15.1 公(gong)司成立(li)日期(qi)起(qi)×個月的(de)這段(duan)時間(jian)為公(gong)司的(de)籌(chou)備期(qi)。
15.2 公(gong)司籌(chou)(chou)備(bei)期內,在董事(shi)(shi)會(hui)(hui)下設立籌(chou)(chou)備(bei)組(zu)。籌(chou)(chou)備(bei)組(zu)由甲(jia)乙雙方指定(ding)(ding)專人組(zu)成。籌(chou)(chou)備(bei)組(zu)人員(yuan)的編制、報酬及(ji)費用由董事(shi)(shi)會(hui)(hui)決定(ding)(ding)并(bing)由公(gong)司支付。
第十六條 工會
16.1 公司職工有權(quan)按(an)照(zhao)《中(zhong)華人民共和國工會(hui)法》和《中(zhong)華全(quan)國總工會(hui)章程》的(de)規定,建立基層工會(hui)組織。公司的(de)工會(hui)是(shi)職工利益的(de)代表,它有權(quan)代表職工同(tong)公司簽訂勞務合(he)同(tong),并監督合(he)同(tong)的(de)執行。
16.2 公司董(dong)事會(hui)討(tao)論(lun)有(you)關生產計劃、發展規劃等(deng)重大(da)問題(ti)時(shi),工會(hui)的(de)代表有(you)權(quan)列(lie)席會(hui)議,反映職工的(de)意見和要求。公司董(dong)事會(hui)研究決定有(you)關職工獎勵、工資制度、生產福利等(deng)問題(ti)時(shi),工會(hui)的(de)代表有(you)權(quan)列(lie)席會(hui)議。董(dong)事會(hui)應聽(ting)取(qu)工會(hui)的(de)意見,并取(qu)得工會(hui)的(de)合作。
16.3 公司每月按職工(gong)(gong)實際(ji)工(gong)(gong)資(zi)(zi)(實際(ji)工(gong)(gong)資(zi)(zi)是(shi)(shi)指當地職工(gong)(gong)實際(ji)獲得的(de)(de)基本工(gong)(gong)資(zi)(zi)總(zong)(zong)(zong)數(shu)(shu),不(bu)是(shi)(shi)指公司支付給工(gong)(gong)廠(chang)勞動(dong)部門的(de)(de)工(gong)(gong)資(zi)(zi)總(zong)(zong)(zong)數(shu)(shu),也(ye)不(bu)包括(kuo)外(wai)籍人員的(de)(de)報酬(chou)。)總(zong)(zong)(zong)額的(de)(de)百分之二撥交工(gong)(gong)會,由本公司工(gong)(gong)會按照中華全(quan)國總(zong)(zong)(zong)工(gong)(gong)會制定的(de)(de)有關(guan)工(gong)(gong)會經費(fei)管理辦法使用。
第十(shi)七(qi)條 期(qi)限、解散和(he)清(qing)算
17.1 公司的合營期(qi)限為××年。合營期(qi)限從(cong)公司營業執照簽發之日起算。
17.2 如經(jing)雙方書面同意延長(chang)公司的(de)(de)合(he)營期限,公司將在合(he)營期滿前(qian)×個月(yue)向(xiang)中華人(ren)民共(gong)和(he)國對外經(jing)濟貿(mao)易部(bu)報送由合(he)營雙方授權代(dai)表簽(qian)署的(de)(de)延長(chang)合(he)營期限的(de)(de)申請書。獲(huo)準后,公司應向(xiang)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延期手(shou)續。
17.3 經(jing)中華人民(min)共和國對外(wai)經(jing)濟貿易部批準(zhun),公司在下列(lie)情況下解散:
(1)公司期限屆滿,而雙方沒有同意延長公司的合營期限;
(2)公司發生嚴重虧損無力繼續經營;
(3)雙方中任何一方無力或未能履行本合同所規定的義務,致使公司無法繼續經營;
(4)因不可抗力公司遭受嚴重損失,無法繼續經營;
(5)雙方一致認為有必要解散;
(6)雙方中任何一方被排除參加公司的管理;
(7)公司的(de)全部或部分的(de)資產或財產被沒收,強(qiang)行(xing)被征用(yong)和不可能行(xing)使正(zheng)常的(de)管理。
上述任何情況下的解散,都必須(xu)事先取得中華(hua)人(ren)民共(gong)和國(guo)對(dui)外經濟貿易(yi)部的批準。
17.4 公司宣告解散(san)時(shi),董事會應根據××××年×月×日發(fa)布(bu)的(de)《中(zhong)華人民共和國中(zhong)外合資經營企(qi)業會計(ji)制(zhi)度》第(di)十(shi)六章的(de)規(gui)定,提出清(qing)算的(de)程序、原則和清(qing)算委員會人選,報企(qi)業主管部門審(shen)核并監督清(qing)算。
17.5 公司解散后,各種帳(zhang)簿及文件由×方保(bao)存,如(ru)×方需要,可以查(cha)閱(yue)。
第十八條 不可抗力
18.1 由(you)于受到(dao)不可抗力事件的(de)影(ying)響而延遲或不能履(lv)(lv)行合同義務的(de)任何一方,不承(cheng)擔(dan)延遲履(lv)(lv)行或不履(lv)(lv)行合同義務的(de)責(ze)任。
18.2 不(bu)可(ke)抗(kang)力(li)在本條中的(de)含意(yi)是指(zhi)以(yi)任(ren)何(he)方(fang)(fang)(fang)(fang)式(shi)管轄公司或(huo)各方(fang)(fang)(fang)(fang)或(huo)任(ren)何(he)代(dai)理(li)的(de)一(yi)切(qie)經營活動的(de)任(ren)何(he)××的(de),無(wu)論是以(yi)××的(de)形式(shi),還是以(yi)其(qi)他(ta)方(fang)(fang)(fang)(fang)式(shi)頌(song)布的(de)任(ren)何(he)命令、××和書面指(zhi)示;或(huo)是指(zhi)××、××、戰爭、××或(huo)其(qi)他(ta)××××、火災(zai)、水災(zai);或(huo)指(zhi)公司或(huo)受影(ying)響的(de)一(yi)方(fang)(fang)(fang)(fang)或(huo)雙方(fang)(fang)(fang)(fang)不(bu)能合(he)理(li)控制(zhi)的(de)一(yi)切(qie)其(qi)他(ta)原因(yin)。遭受不(bu)可(ke)抗(kang)力(li)事(shi)件影(ying)響的(de)一(yi)方(fang)(fang)(fang)(fang)應將(jiang)不(bu)可(ke)抗(kang)力(li)事(shi)件的(de)發生及其(qi)影(ying)響,及時(shi)通知對方(fang)(fang)(fang)(fang),同時(shi)采取合(he)理(li)的(de)行動減輕(qing)其(qi)后果,并以(yi)航(hang)空(kong)掛(gua)號信將(jiang)有關當(dang)局的(de)證明文件寄給(gei)對方(fang)(fang)(fang)(fang)。
18.3 如因不(bu)可(ke)抗(kang)力事件而使本合同(tong)的宗旨受到嚴重的、不(bu)可(ke)補救的損害時,應(ying)把(ba)該事件提交(jiao)董事會以確定應(ying)采取的適當(dang)的措施。
第十九(jiu)條 保密
甲乙(yi)雙方(fang)(fang)在(zai)此同意(yi),任何一方(fang)(fang)及其雇員由于參與合(he)營合(he)同有關(guan)的(de)活動,從(cong)他(ta)方(fang)(fang)或他(ta)方(fang)(fang)的(de)關(guan)聯(lian)公司所得到的(de)一切數(shu)據和(he)任何其他(ta)資(zi)料都要嚴格保密,只(zhi)有對方(fang)(fang)書面授(shou)權或法律要求時才(cai)能公開上述數(shu)據和(he)資(zi)料。保密義務的(de)解除應不早于下列期(qi)(qi)限:(a)公司終(zhong)止有效日期(qi)(qi)起×年之后;(b)技術轉讓(rang)和(he)許可證(zheng)合(he)同終(zhong)止有效期(qi)(qi)日起×年之后。
第二十條(tiao) 違約責任
20.1 任何一方違(wei)反合(he)同,另(ling)一方有(you)權(quan)要求違(wei)約(yue)方在不少于××天的合(he)理(li)期(qi)限內采(cai)取補救措施。
20.2 如果違反合同的(de)一方不采(cai)(cai)取(qu)補救(jiu)措(cuo)施或者(zhe)采(cai)(cai)取(qu)補救(jiu)措(cuo)施后尚不能完全彌補另一方受到的(de)損失,另一方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20.3 因(yin)一方違(wei)反(fan)合同(tong)而(er)使(shi)本合同(tong)的(de)宗(zong)旨受到嚴重的(de)、不(bu)(bu)可補(bu)救的(de)損害時,另一方有權(quan)依據17.4條在違(wei)約事件(jian)發(fa)生后××天內書面通知違(wei)反(fan)合同(tong)的(de)一方終(zhong)(zhong)止合同(tong),此項終(zhong)(zhong)止不(bu)(bu)影(ying)響(xiang)要求賠償(chang)的(de)權(quan)利。
20.4 上述20.1、20.2和20.3條款中所產生的損失金額雙方同意根據國際慣例確定。
20.5 在(zai)任何情況下,任何一方(fang)(fang)對另(ling)一方(fang)(fang)的利(li)潤損(sun)失(shi)和間接損(sun)失(shi)不負(fu)責(ze)任。
第二十(shi)一條 爭(zheng)議的解決(jue)
21.1 對本合同的任(ren)何條款的執行或解釋所引起的任(ren)何爭議,雙方(fang)應盡(jin)量大努(nu)力友好協商解決。
21.2 如果雙(shuang)方(fang)在××天內通過(guo)友好協(xie)商(shang)不能就本款上項(xiang)達(da)成(cheng)協(xie)議(yi),任何一方(fang)都(dou)可以將此爭議(yi)提(ti)請××××仲(zhong)(zhong)(zhong)(zhong)裁(cai)(cai)院(yuan)按照其仲(zhong)(zhong)(zhong)(zhong)裁(cai)(cai)規則進行(xing)仲(zhong)(zhong)(zhong)(zhong)裁(cai)(cai),仲(zhong)(zhong)(zhong)(zhong)裁(cai)(cai)的裁(cai)(cai)決是終局裁(cai)(cai)決,該裁(cai)(cai)決對雙(shuang)方(fang)都(dou)有約束力。中文和英文為仲(zhong)(zhong)(zhong)(zhong)裁(cai)(cai)所使用的正式語言。
21.3 在仲裁(cai)過(guo)程(cheng)中,除(chu)爭議事項外,雙方應繼(ji)續執行本(ben)合同和(he)公司章程(cheng)中的其它所(suo)有條款。
21.4 本(ben)合同的(de)終止不影響雙方將與本(ben)合同有關的(de)爭議按(an)本(ben)條的(de)規定(ding)提交仲裁(cai)的(de)權利。
21.5 仲(zhong)裁費(fei)用將由(you)仲(zhong)裁院在裁決(jue)書中確(que)定并由(you)敗訴方負擔。
21.6 本合同的適(shi)用法(f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fa)律。
第二(er)十二(er)條 合(he)同(tong)文件和文字
22.1 本合同(tong)用中(zhong)英兩種文字書寫,兩種文本具有同(tong)等效力(li)。
22.2 本合同的附件為本合同的組(zu)成(cheng)部分(fen)。
22.3 本合(he)同經(jing)中華人民共和(he)國(guo)對(dui)(dui)外(wai)經(jing)濟貿(mao)(mao)易部(bu)批準后,以(yi)前的(de)(de)一切和(he)本合(he)同有關的(de)(de)協議均自動失效(xiao)。除由中華人民共和(he)國(guo)對(dui)(dui)外(wai)經(jing)濟貿(mao)(mao)易部(bu)批準的(de)(de)雙方簽字的(de)(de)書(shu)面(mian)協議外(wai),本合(he)同以(yi)外(wai)的(de)(de)其他條款、責任、章節、聲明和(he)說(shuo)明,對(dui)(dui)本合(he)同的(de)(de)修改(gai)將是無效(xiao)。
第二十三條 合同(tong)有效期與合同(tong)修改
23.1 本(ben)合(he)同自中(zhong)華人(ren)民(min)共和國對(dui)外(wai)經濟(ji)貿(mao)易部批準之(zhi)日起開(kai)始生效(xiao),有效(xiao)期(qi)至公(gong)司繳銷營(ying)業執照之(zhi)日止。
23.2 變更本合同(tong)須經(jing)雙方(fang)達成書面(mian)協(xie)議,報請中華人(ren)民共(gong)和(he)國對外經(jing)濟貿易部批準。
23.3 如果在本合同簽字××天以(yi)內,公司尚未獲得有(you)關的批準(zhun)、注冊及必要的營業執照,合營任何一方有(you)權在通知對方十(shi)五(wu)天后(hou)撤銷本合同。
第二十四條(tiao) 通(tong)知
有關本合同(tong)的給甲、乙雙(shuang)方及各位董事的一切(qie)通(tong)(tong)知(zhi)(zhi)均(jun)應用×文書面(mian)作出。上述通(tong)(tong)知(zhi)(zhi)可以(yi)(yi)用掛號航空信、電(dian)(dian)報、電(dian)(dian)傳或(huo)其它常用通(tong)(tong)訊方法發出。通(tong)(tong)知(zhi)(zhi)生效日(ri)期(qi)為收(shou)件(jian)(jian)(jian)人收(shou)件(jian)(jian)(jian)日(ri)期(qi)。以(yi)(yi)航空信件(jian)(jian)(jian)發送通(tong)(tong)知(zhi)(zhi),郵戳日(ri)期(qi)后(hou)第十四天為收(shou)件(jian)(jian)(jian)日(ri)期(qi);以(yi)(yi)電(dian)(dian)報或(huo)電(dian)(dian)傳發送通(tong)(tong)知(zhi)(zhi),電(dian)(dian)報或(huo)電(dian)(dian)傳發出后(hou)第三天為收(shou)件(jian)(jian)(jian)日(ri)期(qi)。
本(ben)合同(tong)簽約雙方的發送通知(zhi)地址:
甲方:××
乙方:××
附件:會(hui)計程序(xu)
附(fu)件(jian) 會計程序
第一條 會(hui)計總則
1.1 此會計程(cheng)序是××××(以(yi)下簡(jian)稱(cheng)乙方(fang))和××××(以(yi)下簡(jian)稱(cheng)甲(jia)方(fang))合(he)資經營的(de)××××(以(yi)下簡(jian)稱(cheng)“公司(si)”)的(de)合(he)營合(he)同(tong)的(de)附(fu)件,此會計程(cheng)序規定條款的(de)有效期(qi)限與合(he)營合(he)同(tong)一致。
1.2 公(gong)司(si)的(de)(de)會(hui)(hui)計制(zhi)度(du)和會(hui)(hui)計程序(xu)是公(gong)司(si)業務的(de)(de)組成部分(fen),同(tong)時使制(zhi)造(zao)加工、利潤管(guan)理(li)和工程體(ti)(ti)系的(de)(de)采(cai)用(yong)更加合理(li)。公(gong)司(si)將采(cai)用(yong)×方(fang)(fang)及(ji)其分(fen)支(zhi)機構的(de)(de)會(hui)(hui)計制(zhi)度(du)和程序(xu),以便充分(fen)利用(yong)吸(xi)收(shou)×方(fang)(fang)及(ji)分(fen)支(zhi)機構的(de)(de)管(guan)理(li)經驗、管(guan)理(li)方(fang)(fang)法(fa)及(ji)現代化整體(ti)(ti)業務體(ti)(ti)系。
1.3 公司會計的記錄、報告等將(jiang)完全依照中(zhong)(zhong)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一九八五三月四日頒(ban)布(bu)的《中(zhong)(zhong)華人民共和國中(zhong)(zhong)外合營企業的會計制度》中(zhong)(zhong)有關規(gui)則執(zhi)行。
1.4 會計記帳(zhang)應以中文(wen)(wen)(wen)和(he)(he)(he)英文(wen)(wen)(wen)同(tong)(tong)時記帳(zhang),公司的月報(bao)、季(ji)報(bao)和(he)(he)(he)年報(bao)以及所有的記帳(zhang)憑證、帳(zhang)簿、報(bao)表表頭和(he)(he)(he)這些文(wen)(wen)(wen)件報(bao)表的標(biao)題(ti)均應同(tong)(tong)時使(shi)用中文(wen)(wen)(wen)和(he)(he)(he)英文(wen)(wen)(wen)。
1.5 公司將(jiang)采用人民幣為簿記(ji)記(ji)帳的基(ji)本貨(huo)幣。
1.6 公司經(jing)營(ying)所需的(de)(de)(de)經(jing)營(ying)資(zi)(zi)(zi)本(ben)和(he)消耗(hao)資(zi)(zi)(zi)金應(ying)反映在董事會批(pi)(pi)準(zhun)的(de)(de)(de)預算(suan)(suan)中來(lai)。總經(jing)理將有權根據批(pi)(pi)準(zhun)的(de)(de)(de)預算(suan)(suan)安排使用中國銀(yin)行的(de)(de)(de)貸款以(yi)及要求乙(yi)方和(he)甲方共同(tong)分繳公司的(de)(de)(de)注(zhu)冊資(zi)(zi)(zi)本(ben)。
1.7 經費超出或經營預算以外的資金支出將由董(dong)事會(hui)批準采取有關策略和(he)會(hui)計程序加以處理。
第二(er)條 資本支付的(de)計算
甲(jia)方轉入(ru)合(he)(he)營企(qi)業公(gong)司的制造設(she)備的價值將按合(he)(he)營公(gong)司收到財產日登記入(ru)冊(ce)的單(dan)價值再加(jia)××%來計(ji)算。
第(di)三(san)條(tiao) 現金(jin)和往來帳(zhang)戶的(de)計(ji)算
3.1 在(zai)記(ji)帳過程(cheng)中,外(wai)匯轉(zhuan)換成人民幣時,應以國家(jia)外(wai)匯管理局公布的當月第一天(tian)的報價為準。
3.2 帳面匯(hui)率將按先進先出法計(ji)算。
第(di)四條 財產盤存的計算
4.1 財產盤存(cun)科目的(de)計算將采用后進先(xian)出(chu)法(fa)。
4.2 公司各種材(cai)料(liao)、設備和(he)其它物(wu)資的收(shou)、發和(he)退還應按手續辦理(li)。
第五條 固定資產的計算(suan)
5.1 公司的(de)固定(ding)資(zi)產(chan)應(ying)是指設備器材、機床工具、廠房及各種建筑物等,其(qi)使用期限為一(yi)年以上,按中國(guo)財政部(bu)門(men)的(de)規定(ding)計(ji)算。
折(zhe)舊期應以中(zhong)華人民共(gong)和國中(zhong)外合(he)資企業所得稅(shui)法所允(yun)許的(de)最(zui)小期限(xian)為準。
5.2 合(he)營企業制(zhi)定適當的(de)程(cheng)序以(yi)批準公(gong)司(si)擁有的(de)或租用的(de)固定資產的(de)增加及轉讓,這一程(cheng)序需經董事會批準。
第六(liu)條(tiao) 無形資產和其它資產的計算
6.1 技術(shu)轉讓許可證(zheng)費應于轉讓許可證(zheng)協議初期(qi)較短的時(shi)間內(nei)或××年期(qi)限內(nei)攤銷完畢。
6.2 籌建費用應在××年期限內攤銷完畢(bi)。
第七(qi)條(tiao) 成本(ben)和費(fei)用的計(ji)算(suan)
公司將(jiang)以(yi)契約的形(xing)式以(yi)確定(ding)成本分類核算制(zhi),這一(yi)制(zhi)度應在合同的主件和(he)附件中寫(xie)明。銷售費(fei)(fei)、一(yi)般管(guan)理(li)費(fei)(fei)和(he)非經營(ying)費(fei)(fei)或非經營(ying)收(shou)入將(jiang)被視為日(ri)常費(fei)(fei)用(yong)或日(ri)常收(shou)入并將(jiang)不予核查或分配入承包成本。
第八條(tiao) 銷售和利潤的核(he)算(suan)
8.1 合同規(gui)定銷售記錄(lu)和(he)銷售成本的計(ji)算應(ying)采用全部完工法。
8.2 公(gong)司(si)將(jiang)根據稅后凈(jing)收入提取儲備基金、發展基金、職員和(he)工人的(de)(de)(de)獎金以及福利基金。三種基金的(de)(de)(de)總數一般(ban)應(ying)當超過(guo)稅后凈(jing)收入的(de)(de)(de)××%。若有特殊的(de)(de)(de)提取比(bi)例應(ying)由董事長決定。
8.3 總經理在財政年度結束(shu)后(hou)的2個月內(nei)準備出(chu)利潤分配方案(an)并(bing)將(jiang)方案(an)提(ti)交董事會(hui)審(shen)查、批準并(bing)貫徹執行。
第九條 帳戶分類(lei)會(hui)計報表(biao)
9.1 未經審查的(de)合營企業的(de)會計(ji)報(bao)表(biao),應于次月10日前發送(song)管(guan)理者和股東手中。
9.2 送交乙方(fang)的會計報表和(he)會計報告應采用美元和(he)人民幣(bi)同時表示。公司將按××標準報告提供給(gei)乙方(fang)。
9.3 送交(jiao)股東和管理者手中的(de)會(hui)計報(bao)表應包括預(yu)算和實際變(bian)化(hua)的(de)比較。重大的(de)變(bian)化(hua)應由總經理在呈送的(de)補(bu)充報(bao)告中加以說明。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shu)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