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西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贛府廳發〔2025〕18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經省政府同意,現將《江西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2025年9月4日
江西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為加快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力爭到203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達到52%左右,現提出如下措施。
一、聚焦制造業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科技型服務業
1.強化科技服務賦能。大力發展科技推廣、信息、交易等服務模式,培育市場化新型研發組織、中介、服務外包等新業態。支持科技服務機構建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開展技術服務進園區活動。指導企業建立創新驅動平臺,加快設備購置與數字化、智能化更新改造。搭建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產學研合作平臺,發展一批供需結對創新聯合體。深入推進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享,強化績效評價。持續優化“1+M+N”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到2030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4000億元左右。(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科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省科學院)
2.打造中試服務平臺。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支撐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中試平臺,優化中試發展生態,積極發展新產品生產驗證、生產工藝參數優化、技術研發轉化孵化、小批量試生產、儀器設備共享等專業化服務,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支持開發區圍繞主導產業建設中試平臺,鏈主企業面向產業鏈上下游和行業提供中試服務,研發機構依托自有設施、儀器設備、人才團隊等科研資源,拓展提升中試功能,提供中試服務。鼓勵中試平臺創新建設和運營管理模式,探索中試費用分擔、利益共享機制。力爭到2030年爭創8家左右國家級制造業中試平臺。(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國資委)
3.推動工業設計創新。引導工業設計企業(中心)提升“設、研、產、銷”綜合設計服務能力,構建全產業鏈工業設計體系。鼓勵企業剝離工業設計部門,成立獨立的工業設計企業。支持企業聯合設計機構、高等院校等建設工業設計研究院,創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力爭到2030年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達15家。推動工業設計與陶瓷等工藝美術融合發展,支持景德鎮打造全球陶瓷創意設計中心。提升“天工杯”大賽影響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參與“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教育廳)
4.提升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水平。鼓勵檢驗檢測機構與企業等搭建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平臺,開展檢測技術、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環節聯合攻關,提供全溯源鏈、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檢驗檢測等服務。鼓勵國家級質檢中心加強能力建設,建成國家鎢與稀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支持光學省檢中心申報國家質檢中心,支持鷹潭、萍鄉分別申報銅、工業陶瓷領域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優化調整省級檢驗檢測中心布局。加快發展基礎材料等高端品質認證以及綠色、有機等產品認證,深入開展江西省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創建工作,引導企業開展認證活動。(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科技廳)
5.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體系。開展知識產權戰略咨詢、產業發展分析、行業規劃研究、知識產權風險預警等服務。加強知識產權代理行業培育與監管,加快專利轉化運用服務對接和集聚。支持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等平臺建設。支持建設重點產業專利池,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專利協同運用。強化創新成果獎勵示范引領,對新獲得中國專利和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單位分別獎勵50萬元、20萬元、1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獎勵10萬元。(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省財政廳、省教育廳)
6.發展低碳環保服務業。發展壯大生態環境監測、污染防治、合同能源管理、工業企業節能診斷等綠色服務機構,培育節能減排投融資、環境影響評價等第三方節能環保服務企業,發展節能咨詢、設計、改造、托管等綜合服務模式。積極引進節能環保工程承包商和綜合服務商,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綠色低碳技術改造服務。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科研院所等機構作用,分產業鏈、分區域開展綠色制造服務。(責任單位: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管局)
二、聚焦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數智型服務業
7.推動人工智能發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支持企業與人工智能企業合作,推動人工智能在經濟社會發展各行業各領域的應用,加快培育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智能化的服務商。積極推進智能化軟件、具身智能裝備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管理等各環節的應用,打造一批典型應用場景。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上線一批“小快輕準”的人工智能產品。推進人工智能孵化器建設,加快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成果、解決方案等落地推廣。舉辦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務服務辦〕)
8.培育壯大數據產業。發展數據公證、合規認證、數據托管等專業服務機構,提升數據要素價值化全流程服務能力。大力培育數據企業,支持數據資源、技術、應用、安全等多元化數據企業發展。出臺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實施細則,規范開展公共數據開發與授權運營活動。舉辦“數據要素×”大賽江西分賽,推動更多大賽成果落地。加快發展數據標注產業,打造數據標注產業基地,引進培育一批數據標注企業,圍繞交通、制造等重點行業領域,建設一批高質量行業數據集。力爭到2030年引育數據企業500家以上。(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局〕、省委網信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務服務辦〕、省司法廳、省交通運輸廳)
9.加快低空服務發展。支持低空科普、咨詢、商務交流等產業化發展,加強全生命周期服務。推動贛州國家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試驗區及適航檢測基地建設,吸引低空制造、研發設計、運營企業入駐。鼓勵企業開發低空智聯網和空域管控服務系統,構建通感一體、空天地協同支撐能力。加強通航運行服務保障,完善飛行服務站規劃布局。充分發揮江西飛行學院、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作用,強化飛行員培訓、飛機維修等功能。(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委軍民融合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教育廳、省科技廳、民航江西監管局、省公安廳、省通信管理局、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10.加強軟件信息建設。支持企業發展基礎軟件、開源軟件、工業軟件等高端軟件,研發首版次軟件產品,鼓勵企業基于國家開放原子基金會的開源項目進行產品研發、適配。加快贛江新區、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軟件先導區建設。開展虛擬近眼顯示、多模態交互、內容生產等技術的研發應用,提升終端產品的易用性和適配度。依法落實軟件產業稅收優惠政策,引導投資機構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數據局〕、省科技廳、省稅務局)
三、聚焦暢通經濟循環,優化提升流通型服務業
11.推動現代物流提質增效。鼓勵發展供應鏈管理服務,融入制造業采購、生產、倉儲、分銷、配送等環節,發展零庫存管理模式。推進現有物流園區改造升級,支持南昌等創建國家物流樞紐經濟區。加快發展智慧物流,推廣應用無人車、無人倉、無人裝卸等技術裝備,鼓勵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無人駕駛快遞車、無人駕駛貨運車試點。完善現代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進水陸空運輸無縫對接和通關貿易一體化。(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南昌鐵路局、省公安廳、省郵政管理局、南昌海關、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務服務辦〕)
12.做強會展品牌。鼓勵市場化方式舉辦展覽會、展銷會、博覽會等會展活動。引進“世界商展百強”“全國展覽百強”等會展項目,提升世界VR產業大會、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等展會影響力。支持企業舉辦境外自主品牌會展活動,對參加我省在境外自主舉辦會展活動的企業給予政策支持。力爭全省每年舉辦展會活動300場左右。(責任單位:省商務廳、省貿促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3.拓展國際商務服務功能。大力推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發展,組織企業參加服貿會、數貿會等活動。做強陶瓷、銅工藝品等國家和省級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推動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數字化交付等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支持有條件的開發區申報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優化通關、退稅、結算等綜合服務,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責任單位:省商務廳、南昌海關)
四、聚焦強化功能支撐,著力增強要素型服務業
14.深化金融改革。推動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創新發展。加快贛州、吉安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撫州探索科技金融改革試點。優化升級江西省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充分發揮“贛金普惠”征信平臺作用,提供專業化征信服務。縱深推進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升級工程,引導和推動上市公司再融資、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債券。實施一攬子金融增量政策,深入開展江西省“益企成長”科技金融拓展提升行動。(責任單位: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江西金融監管局、江西證監局、中國人民銀行江西省分行、省發展改革委)
15.提升人力資源支撐能力。鼓勵發展高端獵頭、高級人才尋訪、人力資源測評等服務業態。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機構落戶江西,舉辦江西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挖掘引進一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引導人力資源機構與重點產業鏈企業深度對接,專業化、精準化提供戰略管理咨詢和人才匹配服務。力爭到2030年新增培育20家以上行業領軍企業、骨干企業。(責任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委人才辦、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16.優化專業咨詢服務。鼓勵各類研究院、設計院、會計審計機構和律師事務所發展技術、決策、工程、信息、市場、法務等專業咨詢,培育一批掌握行業核心話語權的骨干咨詢機構。發揮江西省新型智庫聯盟引領作用,推進科研院所、高校等智庫建設,建立大數據、低空經濟等新領域高端智庫研究機構。推動專業咨詢機構數智化發展,形成“數據—模型—場景—生態”四維聯動的智慧決策體系。(責任單位:省委宣傳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司法廳、省教育廳、省社科院、省社科聯)
省發展改革委加強對任務落地的跟蹤落實,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抓好落實,積極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平臺或項目申報中央和省級各類資金。省統計局探索建立生產性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和數據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