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0342
- 書名:“媒體審判”規制模式的比較及選擇/法治與和諧社會建設研究中心
- 作者:謝小瑤著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
- 入庫時間:2014-7-27
- 定價:39
圖書內容簡介
當前,媒體報道(dao)與司法(fa)審(shen)(shen)判(pan)是(shi)兩種(zhong)(zhong)不同但(dan)又彼(bi)此關(guan)聯(lian)的重(zhong)要社會活動,既存在(zai)和(he)(he)諧(xie)互動的一面,也表現(xian)出相互沖(chong)突的一面。這種(zhong)(zhong)不一致、沖(chong)突的焦點在(zai)于“媒體審(shen)(shen)判(pan)”。如何看待和(he)(he)處理“媒體審(shen)(shen)判(pan)”,成為(wei)長久(jiu)以來困擾學界(jie)和(he)(he)實(shi)務界(jie)的一大難題。本書通過考察域外各種(zhong)(zhong)模式(shi)的制度措(cuo)施,揭(jie)示(shi)每種(zhong)(zhong)模式(shi)下(xia)各項(xiang)措(cuo)施包含的一系列(lie)規則、原則,評(ping)判(pan)其(qi)利弊(bi)得(de)失,并(bing)立(li)足我國在(zai)網絡時代下(xia)“媒體審(shen)(shen)判(pan)”及其(qi)規制的現(xian)狀,在(zai)鑒別、汲取(qu)其(qi)他國家(jia)有(you)效(xiao)經驗(yan)的基礎上,嘗試在(zai)具體法(fa)律制度、職業(ye)倫理規范上進行設計(ji),旨在(zai)使法(fa)律和(he)(he)新聞兩種(zhong)(zhong)職業(ye)在(zai)各自的社會實(shi)踐中(zhong)相得(de)益彰。
圖書目錄
1緒論 /
1.1問題的緣起及論域界定 /
1.2本書的基本研究方法 /
1.2.1規范分析方法 /
1.2.2功能比較分析方法 /
1.2.3法社會學的方法 /
1.3“媒體審判”規制模式的類型化建構 /
1.3.1傾向新聞自由規制模式 /
1.3.2傾向司法權威規制模式 /
1.3.3傾向人格權利規制模式 /
1.3.4尋求中間路線規制模式 /
2“媒體審判”規制的理論基礎 /
2.1基于表達自由限度的論證 /
2.1.1古典表達自由限度理論 /
2.1.2現代表達自由限度理論 /
2.1.3古典與現代表達自由限度理論之比較 /
2.2限制言論自由的四種進路 /
2.2.1言論自由絕對主義保護進路 /
2.2.2言論自由相對主義保護進路 /
2.2.3言論自由優位主義保護進路 /
2.2.4言論自由限制的立法主義進路 /
3傾向新聞自由規制模式 /
3.1不斷限縮的藐視法庭罪 /
3.1.1對藐視法庭罪的限制Ⅰ:針對法院之批評性言論 /
3.1.2對藐視法庭罪的限制Ⅱ:針對陪審團審判之言論 /
3.2隔離審前報道影響程序裝置 /
3.2.1控制陪審團 /
3.2.2控制司法運作 /
3.3作為限制媒體報道的“禁口令”制度 /
3.3.1“禁口令”制度的基本特征 /
3.3.2“禁口令”的司法審查原則 /
3.3.3對“禁口令”制度的簡要評價 /
3.4封閉司法運作程序 /
3.4.1憲法《第一修正案》與審判公開 /
3.4.2適用范圍及判斷基準 /
3.4.3需關注的特別問題 /
3.5事后懲罰與私法救濟 /
3.5.1媒體報道與隱私權 /
3.5.2媒體報道與誹謗訴訟 /
4傾向司法權威規制模式 /
4.1事先的報道限制 /
4.1.1延遲命令 /
4.1.2保密命令 /
4.1.3對庭審報道的限制 /
4.2藐視法庭罪 /
4.2.1嚴格責任藐視法庭罪 /
4.2.2普通法中的藐視法庭罪 /
4.3訴諸訴訟救濟機制 /
5傾向人格權利規制模式 /
5.1規制媒體言論的傳統措施 /
5.1.1未決案件回避制度 /
5.1.2審前保密制度 /
5.2作為交涉的信息公開制度 /
5.3私法救濟途徑 /
5.3.1媒體報道與嫌疑人隱私權 /
5.3.2媒體報道與無罪推定 /
6追求中間路線規制模式:基于歐洲人權法院
視角 /
6.1《歐洲人權公約》中的表達自由 /
6.1.1表達自由的規范結構 /
6.1.2表達自由的限制基準 /
6.2媒體報道與公平受審權 /
6.2.1媒體報道與公正審判權 /
6.2.2媒體報道與無罪推定 /
6.3媒體報道與藐視法庭罪 /
6.4媒體報道與審前信息保密制度 /
6.5媒體報道與當事人私權利益 /
6.5.1媒體報道與嫌疑人身份利益 /
6.5.2媒體報道與尊重私生活權利 /
7探尋中國規制“媒體審判”道路 /
7.1轉型期司法語境下“媒體審判”運作特質 /
7.2媒體監督,還是監督媒體
——對《若干規定》的法理分析 /
7.2.1《若干規定》的緣起 /
7.2.2對《若干規定》的法理分析 /
7.3規制“媒體審判”的制度設計及改造 /
7.3.1理念:給予媒體言論更多寬容 /
7.3.2整合并建構可操作性制度 /
7.3.3通過職業倫理達致內在約束 /
8結語 /
參考文獻 /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