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80935
- 書名:羅馬物權法——所有權與占有
- 作者:賈婉婷
- 出版社:中國法制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 入庫時間:2019-4-23
- 定價:66
圖書內容簡介
確立(li)財產歸屬和利(li)用(yong)秩序(xu)的(de)物權(quan)(quan)法(fa)(fa)(fa)是羅(luo)馬(ma)法(fa)(fa)(fa)中非(fei)常(chang)重要的(de)內(nei)容(rong),也是羅(luo)馬(ma)法(fa)(fa)(fa)對(dui)現(xian)代(dai)民法(fa)(fa)(fa)影響深遠的(de)部分(fen)之一。體現(xian)物權(quan)(quan)基(ji)本(ben)精神的(de)“對(dui)物之訴”在羅(luo)馬(ma)建(jian)立(li)之初(chu)即已存在,后(hou)來的(de)法(fa)(fa)(fa)學家們在此基(ji)礎(chu)上逐漸發展(zhan)出(chu)了古(gu)代(dai)世(shi)界發達的(de)個(ge)人所有(you)(you)權(quan)(quan)理(li)論、占(zhan)有(you)(you)制(zhi)度以及(ji)促進財富利(li)用(yong)的(de)他物權(quan)(quan)制(zhi)度。羅(luo)馬(ma)物權(quan)(quan)法(fa)(fa)(fa)內(nei)容(rong)復(fu)雜、體系龐大,其中很具(ju)基(ji)礎(chu)地(di)位的(de)就是所有(you)(you)權(quan)(quan)和占(zhan)有(you)(you)制(zhi)度。本(ben)書即以這(zhe)兩大制(zhi)度為(wei)主要內(nei)容(rong),在對(dui)羅(luo)馬(ma)法(fa)(fa)(fa)相關原始文獻和各種理(li)論學說進行較為(wei)全面的(de)介紹的(de)基(ji)礎(chu)上,對(dui)這(zhe)兩種制(zhi)度的(de)產生過程(cheng)、在不同(tong)歷(li)史階(jie)段(duan)經(jing)歷(li)的(de)發展(zhan)變化、制(zhi)度的(de)具(ju)體內(nei)容(rong)以及(ji)在法(fa)(fa)(fa)律上的(de)保護等(deng)進行深入細(xi)致的(de)分(fen)析(xi),盡(jin)可能(neng)還(huan)原出(chu)它們的(de)歷(li)史原貌,也使今(jin)天的(de)法(fa)(fa)(fa)律研習者能(neng)夠(gou)更(geng)加清楚地(di)了解(jie)這(zhe)些制(zhi)度的(de)“羅(luo)馬(ma)法(fa)(fa)(fa)基(ji)因”。
圖書目錄
*章 物與物* 1
*節 羅馬法中的物* 1
第二節 物的概念及劃分 6
一、物的概念 6
二、物的劃分 9
第二章 所有*概述 39
*節 所有*的概念 39
一、術語問題 40
二、原始文獻中的所有*概念 42
三、后世羅馬法學家的所有*概念 44
四、羅馬法所有*的特征 46
第二節 所有*的限制 49
一、征收 50
二、相鄰關系 52
三、基于公共秩序的限制 55
第三節 羅馬法所有*的歷史沿革 58
一、私人所有*的產生 58
二、所有*的發展 61
三、衰落時期的土地所有* 63
第三章 所有*的取得方式 65
*節 先占 65
一、先占概述 65
二、對幾種無主物的先占 67
第二節 發現埋藏物 70
一、埋藏物 70
二、發現行為 72
三、*利取得 73
第三節 添附 75
一、動產對動產的添附 76
二、動產與不動產的添附 79
三、不動產對不動產的添附 81
第四節 加工 84
一、概述 84
二、加工物的歸屬 85
第五節 交付 87
一、作為所有*取得方式的交付 87
二、交付的構成要件 88
三、交付行為的性質 97
四、后古典法時期的交付與所有*轉移 100
第六節 要式買* 106
一、要式買*的概念 106
二、要式買*的過程 108
三、要式買*的效力 110
第七節 擬訴棄* 112
第八節 時效取得 114
一、早期市民法中的時效取得 116
二、古典法時期的時效取得 118
三、長期時效取得與*長時效取得 131
四、優士丁尼的改革 133
第四章 共 有 135
*節 共有概述 135
第二節 共有關系 139
一、共有人對共有物的使用、收益和處分 139
二、禁止* 142
三、增添* 144
第三節 共有之訴 148
一、針對第三人的共有之訴 148
二、共有人之間的訴訟 150
第五章 所有*的保護 157
*節 所有物返還之訴 157
一、訴訟的原告和被告 158
二、訴訟效力 163
第二節 排除妨害之訴 169
第三節 善意占有之訴 171
一、本訴的概念 171
二、本訴的效力 173
第四節 潛在損害保證與新施工告令 175
一、潛在損害保證 176
二、新施工告令 180
第六章 占有的概念與性質 184
*節 占有的概念 184
一、占有的定義 184
二、占有的構成要件 186
第二節 占有的起源 194
一、對公地的占有 194
二、占有(Possessio)與使用(Usus) 199
第三節 占有的性質 201
一、前古典法與早期古典法 203
二、古典法后期與后古典法時期 206
第七章 占有的主體和客體 209
*節 占有的主體 209
一、占有主體的一般要件 209
二、特殊的占有主體 212
第二節 占有的客體 222
一、占有客體的一般要件 222
二、對*利的占有——準占有 225
第八章 占有的取得、喪失和保持 230
*節 占有的取得 230
一、通過自己的意思和行為取得占有 230
二、通過他人取得占有 236
第二節 占有的喪失 239
一、概述 239
二、自己保持的占有的喪失 240
三、通過他人保持的占有的喪失 246
第三節 占有的保持 248
一、通過第三人保持占有 248
二、僅憑心素保持占有(ritenere animo possessionem) 251
第九章 占有的令狀保護 255
*節 令狀保護概述 255
第二節 占有令狀的類型 257
一、現狀占有令狀(interdictum uti possidetis) 258
二、優者占有令狀(interdictum utrubi) 263
三、制止暴力剝奪令狀(interdictum de vi) 265
四、制止武力剝奪令狀(interdictum de vi armata)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