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nian)國家司法(fa)考試 試卷四
參考答案
2007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四參考答案
一、參考答案:
1.社(she)會主義(yi)法(fa)治(zhi)理念包括依法(fa)治(zhi)國、執法(fa)為民、公平正義(yi)、服務大局和黨的領導五個方面。
2.社會主(zhu)義法治的(de)核心內容是(shi)依法治國。
3.依法(fa)治國的基本內涵:
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ping)等,這是憲法規(gui)定的社會(hui)主(zhu)義法治的基本原則:
第一(yi),公(gong)民的法(fa)律(lv)地位一(yi)律(lv)平等;
第二,任何組(zu)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三,任(ren)何(he)組織和個(ge)人的違法(fa)行為(wei)都必須受到法(fa)律追究。
②樹立和維(wei)護法律權威,這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迫切需要(yao)。
第一,必須維護憲法權威(wei);
第二,必須維護社會主(zhu)義法(fa)制的(de)統(tong)一和尊(zun)嚴;
第三,必(bi)須樹立執法(fa)部門和司法(fa)部門的公信力。
③嚴格依法辦事,這是依法治(zhi)國的基本(ben)要求(qiu)。
二、參考(kao)答(da)案(an):
1、構(gou)成(cheng)搶劫罪而非綁(bang)架罪,因(yin)為(wei)陳某(mou)是直接向(xiang)趙某(mou)索(suo)取財物(wu)(wu),而非向(xiang)第三者索(suo)取財物(wu)(wu)。
2、構(gou)成非法(fa)拘(ju)禁罪,因為(wei)高某并無綁架的故意(yi),而以為(wei)是(shi)索要債務。
3、構成(cheng)共同(tong)犯(fan)罪(zui)。因為根據部分犯(fan)罪(zui)共同(tong)說,陳(chen)某(mou)的搶劫(jie)罪(zui)與高(gao)某(mou)的非(fei)法拘禁罪(zui)之間成(cheng)立共同(tong)犯(fan)罪(zui)。
4、不另外構成敲詐勒索罪(zui),因(yin)為高(gao)某的(de)(de)行為屬于拘禁(jin)他人之后,索取債務的(de)(de)行為,缺乏非法占有的(de)(de)目的(de)(de)。
5、不另定(ding)故意殺人(ren)罪,因為(wei)陳某的故意殺人(ren)行為(wei)包含在搶劫罪當中。
6、不負刑事責任,因為(wei)陳(chen)某的殺人行為(wei)超(chao)出了高某的故(gu)意范圍。
7、成立(li)自(zi)首與重大(da)立(li)功,因為被檢(jian)舉(ju)人有可(ke)能被判處無期(qi)徒刑(xing)以(yi)上的刑(xing)罰。
三(san)、參(can)考答案(an):
1、公訴人對被告人甲(jia)、乙同時訊問違(wei)反了分(fen)別(bie)進行訊問的(de)原(yuan)則。
2、附帶(dai)民事(shi)訴訟原告(gao)不能就有關犯(fan)罪事(shi)實(shi)向被(bei)告(gao)人發問。
3、戊作為(wei)證人不能(neng)旁聽案件的(de)審(shen)理。
4、戊作為(wei)控(kong)方(fang)(fang)證人(ren),控(kong)辯雙方(fang)(fang)向其發問的順(shun)序錯(cuo)誤(wu),應當先由要求傳喚(huan)的一方(fang)(fang)進(jin)行發問。
5、公訴(su)人(ren)在庭審中發現有漏罪的只能(neng)追加起(qi)訴(su),不能(neng)撤回起(qi)訴(su)。變更、追加、撤回起(qi)訴(su)應(ying)當(dang)報經檢察長或檢察委員會決定,并以書面(mian)方(fang)式向(xiang)人(ren)民法(fa)院提出(chu),公訴(su)人(ren)不能(neng)當(dang)庭逕行決定。
6、法院對檢察機關撤回起訴(su)的(de)要求(qiu)應以裁定而不能以決定的(de)方式作出。
7、審(shen)理部分被告(gao)人上訴的(de)案件(jian),應當對(dui)全案進行審(shen)查(cha),包括甲、乙罪刑及附帶民事訴訟部分的(de)審(shen)查(cha)。
四、參考答案:
1.不應(ying)當。因為合同約定(ding)貨到(dao)付款(kuan),而實際上貨未到(dao),或甲公司享有先(后)履行抗辯權。
2.屬于(yu)甲(jia)公司。因為交(jiao)付已經(jing)完成。
3.由(you)丙公司(si)承(cheng)擔。因為出(chu)賣(mai)人(ren)出(chu)賣(mai)交由(you)承(cheng)運人(ren)運輸的在途標的物的意(yi)外滅失(shi)風險自合同成立時(shi)由(you)買受人(ren)承(cheng)擔。
4.乙公司有權請求丙公司返還。因為屬(shu)于不當(dang)得利。
5.無權拒絕付款和要(yao)求(qiu)退貨(huo)。因為合同約(yue)定了質量(liang)檢驗期(qi)間,丙公司在此期(qi)間未提(ti)出異議,視為質量(liang)符(fu)合要(yao)求(qiu)。
6.張三可向丙公司索(suo)賠(pei),也可向乙(yi)公司索(suo)賠(pei)。因(yin)為對因(yin)產品缺陷(xian)造(zao)成的人身損害(hai)(hai),受(shou)害(hai)(hai)人有權向其制造(zao)者或銷售者索(suo)賠(pei)。
五(wu)、參考(kao)答案(an):
1、(1)請求東(dong)風公司(si)清償(chang)貨款(kuan)本(ben)金與利息;
(2)請求(qiu)東風(feng)公司承擔違約責(ze)任;
(3)請求行(xing)使(shi)股權(quan)質權(quan)(或權(quan)利質權(quan))。
2、(1)證明其(qi)與(yu)乙(yi)簽訂了股權質押合同;
(2)證明股(gu)權質(zhi)押(ya)已經到工商行政管理(li)部門辦(ban)理(li)了(le)登記。
3、甲可(ke)以為公司(si)利益(yi)直(zhi)接向(xiang)法院提(ti)起(qi)股東派生(代(dai)表)訴(su)訟。
4、該(gai)保(bao)函具(ju)有保(bao)證合(he)同的性質,保(bao)證合(he)同有效(xiao)。乙雖然未(wei)經(jing)股東會(hui)同意為(wei)銀行擔保(bao),侵犯了公司利益,但(dan)其行為(wei)構成表見代理。
5、甲持有公司(si)20%的(de)股(gu)權,可以請求(qiu)法院解散(san)公司(si)。
六、參(can)考答案(an):
1、(1)一(yi)審法院要求被告對(dui)原告超(chao)過舉(ju)證(zheng)期限的(de)證(zheng)據進行質(zhi)(zhi)證(zheng)錯誤,因一(yi)方當(dang)事人(ren)超(chao)過舉(ju)證(zheng)期限提出的(de)證(zheng)據,未經對(dui)方當(dang)事人(ren)同(tong)意,不得(de)質(zhi)(zhi)證(zheng);
(2)法院對當(dang)事(shi)(shi)(shi)人在調(diao)解中承(cheng)認的(de)(de)事(shi)(shi)(shi)實作為(wei)(wei)認定(ding)當(dang)事(shi)(shi)(shi)人責任分(fen)擔的(de)(de)證據(ju)錯誤,當(dang)事(shi)(shi)(shi)人為(wei)(wei)了達成調(diao)解協議而對相關事(shi)(shi)(shi)實的(de)(de)認可,不得在其(qi)后的(de)(de)訴訟中作為(wei)(wei)對其(qi)不利的(de)(de)證據(ju)。
2、成立。因為(wei)(wei)劉某去世后(hou),將發(fa)生當(dang)事人的(de)(de)法(fa)定變(bian)更(geng),其訴(su)訟地(di)(di)位由其法(fa)定繼(ji)(ji)承(cheng)人承(cheng)繼(ji)(ji);小劉作(zuo)為(wei)(wei)劉某之(zhi)子(zi),承(cheng)繼(ji)(ji)劉某的(de)(de)地(di)(di)位符(fu)(fu)合(he)法(fa)律規(gui)定,可以(yi)作(zuo)為(wei)(wei)本案的(de)(de)上(shang)訴(su)人;小劉申請順延上(shang)訴(su)期間(jian)符(fu)(fu)合(he)法(fa)律規(gui)定。
3、二審法(fa)院根據(ju)自己查明的情(qing)況,對被(bei)上訴(su)人(ren)賠償上訴(su)人(ren)汽車(che)修理費、汽車(che)停運損失費予以減少(shao),不違反法(fa)律(lv)的規定。
4、可以向劉某主張,因其與劉某存在雇用關系;也可以向南河水電公司主張,因南河水電公司侵權。
Copyright ? 1999-2017 杭州(zhou)法圖網(wang)絡(luo)科技有限公(gong)司(si)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gong)網(wang)安備 330
浙ICP備10202533號-1
浙公(gong)網安備(bei) 330105020008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