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2985
- 書名:糾紛的解決的理論與實踐(法律與社會叢書)
- 作者:范愉著
- 出版社:清華
- 出版時間:2007年11月
- 入庫時間:2008-2-25
- 定價:59
圖書內容簡介
本(ben)書闡(chan)釋了(le)糾(jiu)紛(fen)(fen)解(jie)決(jue)(jue)及(ji)其機制的(de)(de)(de)基(ji)本(ben)原理(li);通過(guo)比較(jiao)法(fa)(fa)(fa)(fa)的(de)(de)(de)研(yan)究(jiu),展(zhan)現了(le)當(dang)(dang)代法(fa)(fa)(fa)(fa)治國家(jia)非(fei)訴訟(song)糾(jiu)紛(fen)(fen)解(jie)決(jue)(jue)機制(ADR)的(de)(de)(de)發(fa)(fa)(fa)展(zhan)模式及(ji)其與(yu)司(si)(si)法(fa)(fa)(fa)(fa)的(de)(de)(de)關系,說明多元化糾(jiu)紛(fen)(fen)解(jie)決(jue)(jue)機制與(yu)社(she)會(hui)和諧已經成為(wei)人(ren)類(lei)社(she)會(hui)共(gong)(gong)同(tong)的(de)(de)(de)追(zhui)求;針對我(wo)國法(fa)(fa)(fa)(fa)治發(fa)(fa)(fa)展(zhan)中(zhong)的(de)(de)(de)問題,系統地論(lun)證(zheng)了(le)由司(si)(si)法(fa)(fa)(fa)(fa)、行(xing)政(zheng)和民(min)間解(jie)紛(fen)(fen)機制構成的(de)(de)(de)多元化糾(jiu)紛(fen)(fen)解(jie)決(jue)(jue)機制的(de)(de)(de)價值、意義(yi)及(ji)合理(li)的(de)(de)(de)制度架(jia)構,對當(dang)(dang)下(xia)基(ji)層司(si)(si)法(fa)(fa)(fa)(fa)、訴訟(song)調(diao)(diao)解(jie)、信訪與(yu)行(xing)政(zheng)解(jie)紛(fen)(fen)機制、人(ren)民(min)調(diao)(diao)解(jie)與(yu)“大(da)調(diao)(diao)解(jie)”以及(ji)習慣等民(min)間社(she)會(hui)規范的(de)(de)(de)作用等問題,展(zhan)開了(le)實(shi)證(zheng)研(yan)究(jiu)和分(fen)析。本(ben)書的(de)(de)(de)宗旨在于闡(chan)明糾(jiu)紛(fen)(fen)解(jie)決(jue)(jue)研(yan)究(jiu)在法(fa)(fa)(fa)(fa)學(xue)體系中(zhong)的(de)(de)(de)地位,提(ti)倡(chang)多元價值觀及(ji)制度設(she)計理(li)念,避免以單一(yi)化的(de)(de)(de)法(fa)(fa)(fa)(fa)律中(zhong)心主義(yi)作為(wei)法(fa)(fa)(fa)(fa)治和社(she)會(hui)治理(li)的(de)(de)(de)唯一(yi)選擇和進(jin)(jin)路,主張通過(guo)多元化糾(jiu)紛(fen)(fen)解(jie)決(jue)(jue)機制保障(zhang)法(fa)(fa)(fa)(fa)治與(yu)社(she)會(hui)的(de)(de)(de)可持續發(fa)(fa)(fa)展(zhan);促進(jin)(jin)社(she)會(hui)和諧、協商自治以及(ji)與(yu)公(gong)共(gong)(gong)社(she)會(hui)的(de)(de)(de)健(jian)康發(fa)(fa)(fa)展(zhan),并(bing)對我(wo)國當(dang)(dang)代糾(jiu)紛(fen)(fen)解(jie)決(jue)(jue)實(shi)踐及(ji)制度建構提(ti)出了(le)建言。本(ben)書適合法(fa)(fa)(fa)(fa)學(xue)和糾(jiu)紛(fen)(fen)解(jie)決(jue)(jue)理(li)論(lun)研(yan)究(jiu)者、實(shi)務(wu)人(ren)員(包括法(fa)(fa)(fa)(fa)官、司(si)(si)法(fa)(fa)(fa)(fa)行(xing)政(zheng)人(ren)員、律師、仲(zhong)裁員、調(diao)(diao)解(jie)員等)和立法(fa)(fa)(fa)(fa)工作者,以及(ji)法(fa)(fa)(fa)(fa)律和社(she)會(hui)科學(xue)各學(xue)科學(xue)生閱讀。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糾紛解決研究及方法
第一節 糾紛解決研究及其基本課題
一、糾紛解決研究
二、糾紛解決研究的基本課題和框架
三、糾紛解決研究與法學
第二節 糾紛解決研究的方法論
一、基本立場與方法
二、法學與糾紛解決研究中的現實主義立場
三、經驗實證研究方法
四、多元論
第三節 我國糾紛解決研究的現狀與課題
一、我國糾紛解決研究現狀與問題
二、法學與糾紛解決研究方法的改進
小結
第二章 糾紛解決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 糾紛解決的基本理論
一、糾紛與糾紛解決
二、糾紛的構成及其社會性
三、糾紛解決的基本要素
四、糾紛解決機制
第二節 權利救濟、社會控制與糾紛解決
一、權利救濟與糾紛解決
二、社會控制與糾紛解決
三、糾紛解決與社會治理
第三節 糾紛解決與和諧社會的建構
一、和諧的內涵及求“和”的價值觀
二、法治與和諧社會的建構
三、糾紛解決與和諧社會建構中的幾個悖論
第四節 法的實施與糾紛解決——法與社會的關系
一、法的實施與糾紛解決
二、法律實施與社會控制的若干原理
第五節 中國社會轉型與糾紛解決機制
一、法治環境及時代課題
二、法與社會之關系的解釋框架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法與社會的良性互動
小結
第三章 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ADR)與ADR運動
第一節 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ADR)的概念及特征
一、ADR的概念與特征
二、ADR的定位與基本類型
三、比較法視野中的司法與ADR
第二節 ADR運動及其啟示
一、ADR運動及其兩大取向
二、ADR的功能與價值
三、ADR運動帶來的啟示
第三節 當代世界ADR的發展格局及趨勢
一、共同趨勢與不同的發展格局
二、美國ADR的發展格局
三、英國ADR的發展格局
四、德國ADR的發展格局
五、日本ADR的發展格局
小結
第四章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
第一節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及其建構
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概念和意義
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基本形態
三、糾紛解決機制諸要素及其多元化組合
第二節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及國家的作用
一、多元化理念與制度建構
二、國家對ADR的促進
三、ADR立法的基本框架
第三節 司法制度及其程序的多元化
一、司法訴訟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地位和功能
二、司法社會化及非正式制度的作用
三、小額訴訟
四、和解與調解
五、專門法院或專門程序
第三節 行政性糾紛解決機制
一、行政性糾紛解決機制的概念與功能
二、行政性糾紛解決機制的基本形式
三、行政性糾紛解決機制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
第四節 民間性糾紛解決機制與私力救濟
一、民間性糾紛解決機制的概念、形式及功能
二、民間性ADR的基本形式
三、自力救濟/私力救濟
小結
第五章 當代中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
第一節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一、我國社會現實與糾紛解決機制的特殊性一
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節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理論辨析與證成
一、圍繞ADR的觀念與理論認知
二、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理論證成的若干進路
三、對調解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證成
第三節 建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路徑
一、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及其建構中的問題
二、我國糾紛解決機制建構的課題與任務
三、建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基本進路
小 結
第六章 司法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第一節 司法政策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
一、ADR的發展與司法改革
二、新世紀司法政策的轉變
三、法院在建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舉措
第二節 基層司法與基層法律服務
一、基層司法的意義與構成
二、我國基層司法現狀
三、基層司法的需求與模式
第三節 訴訟調解制度的重構
一、訴訟調解的興衰與重構
二、關于訴訟調解若干問題的分析
三、訴訟調解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四、當事人主義定位的調解制度
第四節 訴訟調解社會化與訴調對接
一、訴訟調解適度社會化
二、訴調對接與“大調解”
小結
第七章 人民調解與“大調解”
第一節 人民調解制度的發展與創新
一、人民調解組織的性質及功能
二、21世紀人民調解制度的新發展
第二節 城市人民調解組織的發展
一、上海市人民調解的改革與發展
二、公共財政支持與政府購買人民調解服務
三、北京市市區人民調解及專業性調解
四、城市人民調解的發展及特點
第三節 農村人民調解組織的發展
一、村民自治與糾紛解決機制
二、村委會人民調解的發展
三、基層農村糾紛解決實例分析
四、農村基層人民調解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第四節 “大調解”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一、“大調解”的產生、發展及類型
二、“大調解”格局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建構
三、“大調解”機制存在的問題
第五節 調解法的制定
一、調解法的意義及局限
二、方案的選擇及其不同取向
三、制定調解法應遵循的原則
小結
第八章 糾紛解決與民間社會規范
第一節 民間社會規范的界定
一、習慣及民間社會規范的概念及意義
二、民間社會規范的形態
三、民間社會規范的特征
第二節 國家法與民間社會規范的關系
一、從歷史到當代
二、國家法與民間社會規范的關系
三、法治社會的民間社會規范
第三節 糾紛解決與民間社會規范
一、作為糾紛解決依據的民間社會規范
二、基層司法、訴訟調解與民間社會規范
三、基層政府、信訪與司法所
四、村級人民調解
五、其他民間社會組織及解紛機構
小結
參考文獻
本書共687頁